-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金句:不断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下团组”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摘编习近平总书记上述重要讲话的部分内容,与海内外读者一起重温、学习和领悟。[详细]
-
“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
以基层善治夯实中国之治。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详细]


-
经济大省要挑大梁为全国发展大局作贡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圆满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经济大省要挑大梁。[详细]


-
访谈 | 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惠及全民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公共卫生是人民健康的基石,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未来,如何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让其更好地惠及民生?人民论坛网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一起来看他的解读。[详细]
-
访谈 | 探寻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农业变革之路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正面临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时期。生猪养殖产业如何进一步转型升级,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此,人民论坛网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一起来看。[详细]
-
毕利霞代表:加速推进“仙洪监”铁路建设
湖北仙桃、洪湖、监利,这片承载着湘鄂西革命历史的热土,位于江汉平原的心脏地带,不仅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生态保护的前沿阵地。建议深入研究“仙洪监”铁路的通道价值,并尽快明确其建设标准;大力支持加快推进监利至华容公铁两用大桥的前期工作。[详细]
-
陈恢清代表:支持老工业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扎实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能够有效释放投资和消费潜能,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打造高品质生活空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湖南省株洲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可行性。[详细]
-
胡成中代表:加快民营企业绿色转型 强化储值消费监管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实现产业绿色转型、保障储值消费安全,成为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建议促进低压电器产业绿色转型,打造新质生产力;加强储值消费监管,提振消费信心。[详细]
-
邓朗妮代表:夯实“大国储备”基础 提升我国氦气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氦气被誉为“气体芯片”,是关乎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稀有战略资源,正逐渐成为国际资源争夺的焦点。未来,我国要避免市场波动因素影响,突破氦气短缺难题,亟需加强氦气生产和储备能力,保障用氦需求和供应安全,夯实“大国储备”基础。[详细]
-
杨正平代表:加大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 促进我国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我国河湖资源丰富,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七大水系纵横交错,形成覆盖全国的生态脉络,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所在,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详细]
-
秦庆芳代表:深入推进品牌强农 加快构建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营销服务体系
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农业多样性的战略腹地,依托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农耕文化,已培育出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品牌。构建现代化营销服务体系,是破解发展瓶颈、释放产业潜能、实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胜势”转化的必由之路。[详细]
-
董月琳代表:推动“一花一城”产业链延伸 构建生态经济新模式
花卉产业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 “一花一城”产业链,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推动花卉等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符合国家推动绿色转型、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战略方向,符合国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需求。[详细]

-
杨宗科代表:依法有序推进中考改革
中考改革事关基础教育发展方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要“办强办优基础教育,夯实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战略基点”,“有序推进中考改革”。应当坚持在法治下推动改革和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相统一,依法有序推进中考改革。[详细]
-
单晓明代表:继续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 授权试点省市低空立体交通管理权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建议将低空立体交通按行政区域授权地方政府管理。可选择低空空域管理基础较好的省份(如湖南省)试点授权地方政府管理低空空域,并选择地级市先行试点,积累经验后再推广至全国其他省份、直辖市。[详细]
-
周颖峰代表:以科技创新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水利事业亟需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人工智能+水利”深度融合,强化基础研究与技术攻关,加快构建“智能水网”,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流域全要素、全流程、全周期的智慧化防洪管理体系,为建设现代化水利体系提供坚实保障。[详细]
-
张天任代表:打造传统产业与智能科技“双向奔赴”新范式
从浙江实践来看,传统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深入实施“机器换人”“未来工厂”等举措,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成功培育了一批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领域的新兴产业集群,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详细]
-
姚佐平代表:发挥广西资源及区位优势 助力汽车产业电智化转型
推进汽车强国建设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加速新能源转型,我国通过抢抓电动智能化发展机遇,抢换新赛道、集聚新动能,新能源汽车完成从政策驱动到用户驱动的切换,进一步带动产业链升级,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详细]
-
于清明代表:聚焦医药新质生产力,共筑民生健康基石
我们要将我国的技术、制造、市场优势紧密融合,全力做强做大现代产业集群,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相关颠覆性创新技术上,力求实现多维创新,大力开展新产品、新场景示范应用,以此提升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保障水平。[详细]
-
石濡菲代表:数智茶香 以AI融合非遗茶业全链协同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中国茶产业兼具经济、文化与生态多重价值。在数字化浪潮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交汇的新时代,人工智能将为中国茶产业注入创新动能。以科技赋能千年茶业,中国茶产业正加速向绿色化、品牌化、国际化跃迁,为传承文化根脉、实现高质量发展开辟新路径。[详细]
-
王银香代表:规范电商市场 遏制“恶意退货”现象
为遏制“恶意退货”,规范电商市场秩序,建议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平台监管、提高商家维权能力、加强宣传教育,需要政府、平台、商家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营造公平、公正、诚信、有序的电商市场环境,推动电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详细]
-
李跃勇代表:打好“组合拳”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
“河南驻马店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继续保持了经济稳中求进、向新向好,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大局稳定的良好态势。”今年驻马店将打好“组合拳”,全力拼经济、促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驻马店实践新局面。[详细]
-
高永代表: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
今年,安阳市将聚焦“四高四争先”,打造“一高地一区三中心”(红旗渠精神高地、跨区域协同发展引领区、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文旅融合发展中心、区域交通物流中心),高质量推进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安阳力量。[详细]
-
樊董伟代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当前,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饮食习惯不健康、运动缺乏、睡眠不足、心理问题增多等问题,这些干扰了学习状态,降低了生活质量。作为建设教育强国、健康中国的关键一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一直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密切关注、全社会广泛关心的重大课题。[详细]
-
李霞代表:支持湘鄂西革命老区加快振兴,更好保护和传承湘鄂西红色文化
加大对红色文化纪念设施的维护力度,提升其展示和教育水平,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这不仅能够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详细]
-
罗云峰代表:支持合肥市争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城市
2022年印发的《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推进证监会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工作”。支持合肥市申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城市,探索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详细]
-
尹双凤代表:人工智能时代高等教育发展
促进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社会的深度融合,同时秉持“数字向善”理念,科学研判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建议推动课程体系的动态更新与跨学科融合、强化创新创业导向的教育模式、推动文化自信与创新教育的结合、调整教育评价机制,鼓励长期主义。[详细]
-
王国栋代表:推动高质量发展,绘就互助发展新蓝图
在青海的发展蓝图中,互助县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潜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互助县委书记,王国栋肩负着推动县域发展的重任。近日,人民论坛邀请王国栋书记就今年重点关注的议题、提出的建议以及互助县的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详细]
-
刘怀平代表:支持创新发展多元储能技术 加速示范应用和场景拓展
电化学储能技术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通过推动多元储能技术创新发展、突破关键材料瓶颈、加速示范应用与产业协同等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优化能源供需匹配,为“双碳”目标提供有力支撑。[详细]
-
丁晖代表: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建设
今年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之年。我们始终锚定海南自贸港核心引领区发展定位,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政策落地,高质量落实好任务、目标、压力测试“三张清单”,确保封关运作平稳有序、万无一失、首战必胜。[详细]
-
贾宇代表:明确灵活就业人员的权益保障机制
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是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生活、促推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是强化平台企业责任、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议明确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强化劳动报酬保障;规范劳动时间管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劳动权益保护监督执法。[详细]

-
杨英委员:提升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已经具备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巨大潜力。如何有效利用这些优势,提升我国在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详细]
-
梁丽萍委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建议夯实物质基础,扎实推进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筑牢思想基础,大力提升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增强文化认同,全面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完善制度基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强化政治保障,切实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详细]
-
范社岭委员:一体化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充分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民营企业真正感受到“办事不用求人、规则公平透明、权益保障有力”,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详细]
-
李萌娇委员:大力推动辽宁林下山参产业发展
近年来,辽宁省大力发展以桓仁林下山参为代表的中医药健康产业,积极推动形成三产融合发展格局。辽宁东部山区(本溪桓仁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中药材资源,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药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已达到数十亿。[详细]
-
吴以环委员: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工程教育发展
工程教育承载着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助力提升我国工业化水平的使命,需要通过课程、师资、设备、评价机制的“四维衔接”,探索建立大中小学贯通培养机制,将相互协同、相互融合、一体推进的教育理念贯穿到工程教育全过程和各环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详细]
-
范社岭委员:常态化走好群众路线,让深化改革更平稳致远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详细]

-
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
资源配置效率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中国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各种挑战,统筹好做优增量与盘活存量的关系是重要途径,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根本目标。[详细]
-
弘扬企业家精神 做强做优做大企业
作为深耕职业教育领域二十余载的民营教育企业负责人,我深刻认识到企业家精神不仅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履行社会责任的行动指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