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详细]

  • 走绿色发展之路 结生态经济之果

    福建省将乐县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嘱托,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注重把绿色转化为生产力,保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结出了生态经济的累累硕果,让县域内的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详细]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 ——“两山”理论孕育地福建将乐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实践

    福建省将乐县作为“两山”理论的孕育地和实践地,始终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于全县的发展建设之中,坚持绿色优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为全面总结、梳理将乐县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实践与特色做法,2022年3月13—14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联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生态环境部、北京师范大学、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等单位的专家赴将乐县进行实地调研,触摸将乐县生态文明建设的脉动,深入了解将乐县“两山”转化的新路径。[详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谢志强
  • 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将乐样本”

    从长期实践和深入思考中产生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丰富、拓展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内涵边界,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也为生态优势转化为新的生产力指明了方向,从而能够将环境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本,释放生态红利。二十多年来,福建省将乐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重要嘱托,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详细]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郭占恒
  • 生动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将乐样本”

    25年来,将乐县深入学习领会“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等重要论断的科学内涵,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了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之路,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1.2%,全年水源水质达标率和空气质量优良率均为100%,被誉为“美丽中国•深呼吸第一城”……[详细]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张琦
  • “两山理论”的实践创新:保护与发展协调并举的“将乐路径”

    作为“两山”理论的孕育地和实践地,将乐县始终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于全县的发展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之所以如此,其重要缘由在于将乐县始终牢记着1997年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考察调研将乐县时提出的“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教导,保持初心,牢记使命。正因为如此,在2018年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详细]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生态部主任 殷培红
  • 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利县富民的经济优势

    将乐县立足县域自然优势条件,探索发展生态适宜的特色产业,以特色生态农业、低碳循环的轻合金产业链、精深加工的竹产业、林下经济与林业碳汇管理、水上运动等多种方式,一二三产业齐发力,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是1997年的17倍,年均增长10.08%,三次产业年均增长分别为4.5%、15.3%、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3%、9.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