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主持人 宝晓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朝闻天下》主持人 何岩柯
全国政协副主席辜胜阻:
  • 在统筹发展与安全中提升治理能力

    新形势下,我国公共安全面临的风险和安全挑战严峻复杂,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高度集聚,相互交织。统筹发展和安全问题,事关各项国家事业发展,事关全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准确把握发展和安全的辩证关系,把发展作为安全的基础,把安全作为发展的条件,相互支持,相互促进。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构建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详细]

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赵嘉鸣:
  • 凝聚思想能量 贡献智慧力量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勇气和决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我们更应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详细]

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
  • 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在我国应急管理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清华大学作为党和人民寄予厚望、给予大力支持的高校,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学术前沿,充分发挥在学科、科研、人才等方面的综合优势,致力于开展深入系统的国家治理和应急管理理论研究、智库支撑和工程技术实践工作……[详细]

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郑国光:
  • 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应对自然灾害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安全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大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都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深远的影响,也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新时代推动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着重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中国特色大国应急管理体系,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详细]

本次峰会发布了《中国之治的实践样本——2020国家治理创新经验典型案例》《2020中国应急管理发展研究报告》两大课题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范维澄:
  • 统筹发展与安全,推进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又进一步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所以深刻认识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意义十分重要。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内在需要……[详细]

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主持人 宝晓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朝闻天下》主持人 何岩柯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静晨:
  • 加快构建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

    党和国家对防灾减灾高度重视,作为医务工作者,救灾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救人,救人是抢救生命,减少伤残。中国国际救援队参加国际救援,看上去是一支救援队,实际上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比拼,如装备、救援能力、管理能力等。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加强科学研究,加强装备与现代管理体系等综合研究……[详细]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宏永:
  • 我国应急管理信息化技术平台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强改革创新本领,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实际创造性推动工作,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既聚焦重点、又统揽全局,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联动……[详细]

中共吉林农安县委书记张知众: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推动健康产业和健康事业融合发展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经济要发展,健康要上去,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近年来,围绕健康促进县建设,我们始终坚持走以人民为中心的“健康之路”,组织发动全县力量,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2018年10月,农安县被确定为第五批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县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详细]

东方1956(北京)应急产业园董事长赵广旭:
  • 打造全新模式的应急教育基地与文化产业基地

    日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胜利召开,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之一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是救人于水火、防患于未然的神圣事业,是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大事……[详细]

主持人: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苏国锋
柴俊勇: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集中生活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要坚持广大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超大城市发展之路。[详细]

曲国胜:推动构建与国际接轨的重特大灾害应急救援能力
  • 在重特大救援灾害方面,不仅仅要有技术、方法、装备,同时我们的理念也要不断创新升级。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详细]

陈红旗:如何提升自然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 在整个“十三五”时期,我们的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整个的成绩都是非常突出的。在几次国际发布大会上,国外专家很羡慕我们,说我国这么大的国土面积,却可以把受灾威胁降到最低,甚至还要再更低。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我们的制度体系发挥了大的优势,比如说群策群防体系。[详细]

黄全义:科技自立自强与应急管理科学化
  • 坚持需求引领、科技引领、创新引领,围绕实战、服务实战、保障实战,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针对应急管理基础性问题和共性技术,开展理论研究、灾害事故调查研究和技术研发,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防灾减灾救灾等提供理论支撑。[详细]

主持人:人民论坛网副总编辑 李从玉
李德明:高校安全教育与安全文化创新
  • 高校是一个场域,老师、学生、管理人员是其中的核心角色。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和创新,也离不开这三类主体。我认为,加强校园安全文化教育,三者应有不同侧重,现阶段学生应重点注重安全意识的提升;老师应重点注重安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管理人员应重点注重校园安全的数字化提升,以及整个学校安全体制的建设和文化的提升。[详细]

汪明:如何更好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
  •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应对灾害取得了一些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且把这种优越性转变成一种治理的效能。我们国家在过去十年中,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抓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提升了我们国家安全动员能力、应对灾害能力。[详细]

梁光华:科学统筹校园安全应急科普教育
  • 我国每年大约有四千多万青少年受到意外伤害风险,这个数据还是非常触目惊心的。其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对于风险的认知不足,以及安全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但值得注意的是,据学界统计,通过积极的安全教育预防,80%的风险灾害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开展安全文化应急科普教育是一个必由之路。[详细]

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主持人 胡悦鑫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宏永:
  • 为提高城市管理能力提供坚实稳固保障

    近几年来,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通过对城市风险源头监管服务模式的创新,结合物联网监测,通过快速预警、“数据+协同+体系化”治理等科技手段开展城市风险隐患全方位互联网监测、评估与精细化治理,探索实现城市安全运行监管与风险防控的安全管理的新模式。同时,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交互化的建设模式,形成良好的城市安全管理和服务运行模式……[详细]

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一级巡视员于立志:
  • 发展安全产业,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把安全发展和应急管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对待。发展安全(应急)产业对于落实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全社会安全保障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详细]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徐赵东:
  • 城市重大基础设施智慧防灾与应急管控

    基于现有的研究和防灾减灾救灾现状,我提出以下建议:在政策机制方面,进一步推进防灾减灾救灾机制改革,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专业化人才,增强防灾减灾救灾的学科提升,不断提升国家防灾减灾救灾整体实力。我是东南大学防灾减灾学科带头人,我认为在传感监测方面,应研制低功耗应急装备,发展应急融合通信技术、考虑重大基础设施灾变特性和传感系统协同优化、构建多尺度监测系统、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监测……[详细]

中国工程院院士岳清瑞:
  • 城市如何安全发展

    在我们国家,像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川渝经济区等一些大的城市群,面临的安全风险非常大,因此,我们更加强调韧性城市建设。韧性城市实际上就是抵御灾害的能力以及一旦受灾自我恢复的能力。韧性城市建设在这几年已经被提到了议事日程,科技部、住建部等已经发布了不少这方面的文件。城市安全面临的挑战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安全。我们讨论城市安全,城市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安全是重中之重……[详细]

  • 统筹社会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就城市而言,安全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前提和保障,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详细]

魏 钰:打通城市“神经脉络”,构筑安全“智慧大脑”
  •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治大城”,也如“烹小鲜”,要科学地认识、尊重并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防止城市发展出现失调、失衡和失序现象,就必须要重塑城市安全的中枢神经……[详细]

主持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主持人 胡悦鑫
胡坚波:工业互联网助力安全发展
  • 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是实现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是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使能技术;通过实现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重塑工业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详细]

孔祥涛: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社会风险评估与治理体系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华民族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科学决策对于实现目标任务至关重要。面临严峻复杂的风险环境,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各类重大决策的难度增大、决策关联的社会风险上升。[详细]

汪玉凯:数字化与应急管理现代化
  • 从应急管理数字化的转型来看,我认为有两方面问题比较突出。首先,应急管理体制改革以后,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数字化转型还不到位。另外一方面,从应急管理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方面来看,近些年我们在这方面投入很大,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但是整体上离实现“数字化”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详细]

  • 北京界首企业商会: 党建引领 助力抗“疫”

    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北京市界首企业商会流动党支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疫情形势最严重的2月至3月间,商会迅速响应界首市委统战部和界首市工商联的号召,充分发挥商会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认真贯彻落实疫情防控的部署要求,在第一时间由党支部率先发出倡议,主动动员,以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42家在京会员企业和刚刚成立的有26名党员的流动党支部成员[详细]

  • 北京:擘画“一张图”战“疫”来检验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启动快速保障机制,协调调拨物资,有力地支持了疫情防控工作。该局先后组织调拨市级救灾物资9批次,46703件(套),其中向北京市12区紧急调拨了8批次12703件(套);遵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向湖北省紧急捐助帐篷、折叠床、被褥等救灾物资3.4万顶(件)。同时,该局积极推进《简易床标准》等救灾物资标准制定[详细]

  • 东阳市虎鹿镇:党建引领疫情防控 织密红色“防疫网”

    为打赢防疫阻击战,浙江省东阳市虎鹿镇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村党支部-防疫网格-联户网格”三级联防体系,在18个行政村基础上划分47个防疫大网格,1000余个联户小网格,以“格”定责、以“格”防控,明确由村干部、党员、红领青年结对联系村民,落实群防群控措施,坚决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链,织密村级红色防疫网。[详细]

  • 莱阳防“疫”一线,这些党代表站了出来!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莱阳市发动党代表积极行动、迅速响应,坚持在疫情防控中践行初心使命,带头冲在一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光山村是团旺镇的第一人口大村,进出村路口比较多,为做好防疫防控工作,光山村党支部书记初鹏飞从挨家挨户发放宣传单页,到播放“硬核”防疫广播,从坚决劝返人群和往来车辆,到不放心地指挥全村防疫消毒……[详细]

  • 吉林前郭:突出党建引领抗击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突出党建引领,加强统筹协调、建强基层组织、发挥党员作用,以“五个一”的具体行动凝聚“红色力量”,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全县防疫一线上党徽闪烁、党旗飘扬。[详细]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
  • 我们有信心应对秋冬季疫情的考验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应急管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不容乐观,仍处于大流行的高峰期,中国外防输入压力仍然严峻。本期,人民论坛就未来疫情的发展和走势、中国疫情防控中的宝贵经验、疫苗接种等热点话题,独家对话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详细]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 张兴凯
  • 如何解决新形势下的安全生产问题?

    中国是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自始至终在与灾害事故斗争中不断成长,靠的就是科技的进步、意识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解决安全领域的各方面问题。但是新的安全问题也在产生,解决这些安全问题靠什么?首先还是人的意识,其次要依托技术发展出具体的手段和方法,这才是根本的落脚点。总之,人类社会的发展永远是伴随着安全问题而进步的。[详细]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马宝成
  • 居安思危,树牢底线思维

    坚持底线思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科学方法。底线思维强调“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把功夫下在平时,把精力倾注在基层,随时做好出点事、出大事的思想准备、工作准备,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着眼最严峻最复杂局面,深入研究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动态演化规律,以问题为导向,提出突发事件防范及应急能力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应急准备,牢牢把握主动权。[详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彭宗超
  • 风险社会,如何实现“善治”?

    人类文明与风险相伴而生,新型风险总是以令人出乎意料的形式挑战着人类的文明进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更加警示我们,新型风险层出不穷,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社会,如何实现“善治”?本期《疫情之下·善治为上》访谈节目围绕这个热点话题,独家对话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主任彭宗超。[详细]

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 闪淳昌
  • 做好防汛工作,这三点至关重要

    今年6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明显增多,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一些地区汛情严峻。当灾害来袭,各方目光再次聚焦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关键时期,如何做好防汛工作?需要关注哪些重点区域? 本期《疫情之下·善治为上》访谈节目,人民论坛围绕当前防汛工作、如何应对多重风险等问题对话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详细]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院长 范维澄
  • “后疫情时代”的公共安全治理,人是关键

    近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联合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共同出品《疫情之下·善治为上》高端访谈节目,聚焦“后疫情时代”国家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邀请10位业界权威大咖探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策略与机遇。 范维澄院士表示: 公共安全治理,人是关键。50%-70%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 面对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领导干部要对公共安全理念、对所管辖城市的风险、突发事件的态势和范围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做到心中有数。[详细]

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薛澜
  • 中国在全球风险治理中将发挥何种作用?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世界各个国家对疫情的防控处置差别非常大,中国和美国就是两个比较鲜明的对比。中国把人民的生命价值放在最高地位,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个理念作为最重要的指导。因此不管是中央还是各地方,很多的防控策略以及对病毒的认识,都是以科学原则作为指导,此外,还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抗疫之中。中国采取的很多措施实际上确实是得到了全社会广大公众的积极配合,如果没有这种配合是无法实施这些有效的防控措施。[详细]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袁宏永
  • 科技战“疫”,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建立以国家智库为主导的多元多维智库体系。促进多元多维对国家、社会、经济安全发展的全方位覆盖,鼓励创新、容忍争论,加强智库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风险的超前预判能力、科学应对建议和推动国家安全文化建设。持续推进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应用,通过智库的影响及驱动,加大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强化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增强我国的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和事故灾难风险防范的科技服务能力;加强应急智能装备的研究和制造,自主创新,大力研发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和成套化的智能应急装备。[详细]

清华大学综合应急技术与管理团队首席研究员 苏国锋
  •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命题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治国理政的任务更加艰巨,对应急管理的“防”和“救”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契机,立足当前新形势、新要求,我国于2018年组建应急管理部,开启了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新时代。构筑“大应急”的格局,实质上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国家总体安全观和大部制改革理念的推动下,在历次大灾实践经验基础上,应对应急体制机制碎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详细]

国家中医医疗队第二批医疗队队长 张耀圣
  • 助力抗“疫”大考 中医药振兴正当其时

    首先,大国复兴的道路上,中医应该是重要力量,中医独特的体系和作用是符合人类命运共体的需求,是全人类的共同需要,而中医药的实践性又是让全世界接受的关键,这次疫情就是展现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最好机会。应该从国家层面做好相关准备,按照国际需求去分享中医药抗疫经验。其次,对于国际需求,可以利用多媒体,提倡远程会诊模式指导诊治,特别是危急重症,这样能够降低成本,减少风险,高效应用,及时准确,让中医在需求国发挥作用。[详细]

人民论坛杂志社专家组赴佛山市专题调研
  • 智“绘”安全 佛山切实提高城市应急管理能力

    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等高校专家学者赴广东省佛山市开展专题调研,并就“应急管理地方创新经验”开展座谈会。佛山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魏钰,佛山市应急管理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何江涛,清华大学-佛山城市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王萍,清华大学-佛山城市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王飞等参加。[详细]

人民论坛杂志社专家组赴唐山海港经开区专题调研
  • 统筹发展和安全 高质量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

    12月27日,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组织应急管理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院等院校专家学者赴河北省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开展专题调研,先后考察唐山市海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文化中心和安全运营监测中心,并就“应急管理地方创新经验”举行座谈会,共同为唐山海港经开区应急管理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详细]

  • 刘铁民:转变思维,助推应急管理事业新发展

    我国的应急管理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03年抗击非典以前,应急管理的职能主要分散在各部委;2004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逐渐形成了“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系;2018年国家组建应急管理部,标志着中国应急管理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详细]

  • 王宝明:民营经济发展与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要加强基层社区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培训工作。第一是人才的培养、学科的划分、社会力量的注入;第二是观念如何养成,包括意识和素质。应急文化真正的养成,需要全社会的动员,如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让从小孩开始就自觉养成应急处理的行为能力。[详细]

  • 王金生:环境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目前我国环境应急产业处在起步、发展、共享和整合阶段。高效率的生态环境管理对应急物资及服务的速度、效率、精度具有非常高的要求。未来,环境应急产业将以“政府引导、市场牵引”的方式,朝着“标准化、系列化、无人化、智能化”融合的方向发展[详细]

  • 刘子瑛:应急管理产业会越来越开放

    急管理事业属于公共服务范畴,国家只会越来越开放。新中国成立的7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世界瞩目的历史性伟大成就、发生历史性伟大变革的70年,也是我国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抢险救援等各项应急管理事业长足发展的70年。[详细]

  • 张剑智:提高企业环境风险意识 科学应对突发应急事件

    环境风险是指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引起的,通过降低环境质量及生态服务功能,从而能对人体健康、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产生损害事件的可能性。按照风险事件分类,分为突发性环境风险和累积性环境风险。环境风险全过程管理主要包括三个阶段[详细]

  • 孙军田:提升能力与水平 助推应急管理高质量发展

    应急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系列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面做好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详细]

  • 赵广旭:打造全新模式的应急教育基地

    应急管理是救人于水火、防患于未然的神圣事业,是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民生大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做好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详细]

  • 魏永忠 : 加强国民安全教育 提升国民安全素质

    安全,是新时代最大的挑战之一。当代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阶段,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前景光明

  • 游志斌:民营企业如何推进应急产业健康发展

    在研究应急产业规划过程中,要关注国际发展趋势、具备国际视野,客观看待国内应急产业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并将其转化为发展契机。我曾经到一些国家进行学习和交流,我的体会是,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和发达国家在产业中存在的不足和发展的短板[详细]

  • 朱伟:以科技驱动应急产业发展

    而以科技驱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则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安全应急产业链上游,实施“政府主导的产学研联盟”发展模式。政府主导型是充分发挥政府在安全应急产业领域的主导作用、借助政府的组织资源来组织和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化的模式。[详细]

  • 孔晋华:有序引导民营企业入局应急产业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在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中也要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化国务院机构改革和组建应急管理部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和职能体系逐步完善,但仍需要着重强化四点意识[详细]

  • 察干:多措并举打造应急产业一体化服务“样板间”

    贴近真实情境的教育培训就是最好的强化训练,公众对应急管理服务与日俱增的需求与应急管理行业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不平衡,对应急行业的管理部门和市场主体提出了全新的多重要求,也是我们产业园今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与突破口。[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