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和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深入挖掘和弘扬孝文化的合理内核与时代价值,并将孝文化建设与党风廉政、基层治理、新型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形成了社会文明风气蔚然成风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走出一条中华孝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为全国同类地区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参考。
【调研发现】
孝感位于鄂东北,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和中华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孝子之乡”的美誉。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有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和孟宗哭竹生笋故事发生在此地,仅清代史志记载的孝子就有493名,孝文化在孝感源远流长。
近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大力挖掘和弘扬孝文化的合理内核与时代价值,通过打造孝廉机关、孝德校园、孝亲社区、孝诚企业、孝勇军营“五孝”品牌,举办孝文化节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将孝文化建设渗透到全市各级组织社团、各类人群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十二年来的努力,形成了良好社风民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孝感弘扬中华孝文化的实践探索使我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文化对构筑新时代下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具有战略性的指引作用。孝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积累了丰富经验【详细】
孝感是全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级市,因汉孝子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是中华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孝感市始终把孝文化的传承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同谋划,一同推进。【详细】
孝文化是孝感市最鲜明、最深层、最丰厚的文化资源和地域优势。目前孝感市在挖掘孝文化精髓方面成绩不俗,但还存在着对于孝文化名城定位不清,宣传推广碎片化、形式化的问题,应继续在“深”字上做文章。【详细】
孝感弘扬中华孝文化的发展思路、经验、模式,对城市建设、国家社会治理、辐射带动乡村治理都很具意义。孝感市把“中华孝文化名城”确定为城市发展战略目标,走出了一条契合现代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式发展道路。【详细】
孝感推进的“孝文化名城”建设是一个社会治理的“从根抓起”的样板。对于该样板的社会治理意义,必须联系其社会背景进行评价。【详细】
孝感市作为我国唯一以“孝”命名的城市,多年来紧紧围绕“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发展定位,走出了一条文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之路。【详细】
-
近年来,孝感市各教育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决策部署,依托孝文化资源,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全市教育系统大力开展孝德教育和“双读”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详细]




-
科技“引擎”助油田“换挡提速”
40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引领着西北油田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在“敢为人先、创新不止”的企业精神的熏陶下,西北石油人创造着一个个奇迹……[详细]




-
孝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最为朴素、最为耀眼的美德力量。孝感作为我国唯一以“孝”命名的中等城市,充分调动、深度挖掘了本地的传统孝文化,以孝文化底蕴为根基开发孝文化产业,以孝文化资源为纽带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项目深度融合,以弘扬孝文化为底色持续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立足中华孝文化,大力推进文经融合、文旅融合,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详细]

-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不仅有利于保障老年人权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且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孝感市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老龄工作方针,结合打造“中华孝文化名城”的契机,以孝文化建设引领养老服务业发展,逐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取得较大成效。[详细]

